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
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助智能电网建设“腾起”
所属分类:技术交流
来源:中国智能电网在线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1-11-10

         智能电网是未来整个电力网络的发展方向,被比喻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实现过程是一个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需要支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通信等电网资源的模型一体化。

         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电网资源与地理图形的有机结合。可以检测与管理所覆盖地理范围内的地形地貌以及电力设施运行情况,形成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成了电网资源统一维护和管理,做到了智能电网模型的一体化,极大的推进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

         在武大吉奥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上,系统支持全省大集中模式,与国家电网公司“SG186”一体化平台及业务应用系统无缝集成,提供对电网空间信息、台帐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一体化管理,支撑其他业务应用的企业级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电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依托一体化平台中的数据中心数据提供的共享机制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借助应用集成平台及构建于应用平台之上的企业服务总线(ESB)发布各类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并通过这些服务实现对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撑;通过与企业门户集成,将电网GIS平台构建的WEB应用或PORTLET集成到企业门户中,通过企业门户直接访问GIS平台的各类空间图形浏览服务。

         解决问题

         依据国网统一的标准体系,建设了全省集中管理的地理信息一体化平台。

         实现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通信等电网资源模型的一体化。

         无缝集成SG186和生产、营销、调度、通信、应急等应用,快速搭建系统。

         构建统一数字电网结构,电网地理新数据快速有效的处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根据电力行业的应用特点,系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专题图,提高了分析能力。

         拓扑分析为安全运行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为优化电网结构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电力行业特色扩展应用

         武大吉奥在国内外只能电网地理信息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依据自身成熟的GIS基础平台,结合电力SG186的规范要求,以其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从地理信息分析的角度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构造了新颖的具有创新性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正是因为武大吉奥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Geostar和多源空间信息网络共享与互操作平台GeoGlobe的稳定性、易开发性和在国内电力电网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在2010年中标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的建设,成为唯一中标的国产GIS平台。

         系统在传统GIS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针对电力行业具体专业的具体应用,包括了输变电GIS、配电GIS、客户服务GIS、移动抢修GIS和WEBGIS五大部分,方便的完成显示控制的图层定制、空间查询、空间统计、模拟操作、转供电分析、供电可靠性分析、停电管理、运行维护、用户报修投诉、用户报装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编辑维护、绘图输出、实时SCADA接口、GPS抢修、基于WEB浏览、查询和提交电网信息等。实现了包括例如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电力信息管理、实时SCADA信息管理、调度辅助管理、客服呼叫中心、GPS抢修管理系统、员工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报表系统等扩展应用。
         电网图形管理

         电网图形管理模式是在GeoStar基础组件库之上,封装了一套符合电网应用特征的电力二次开发组件库来构建各种电力图形管理功能。

         电网图形服务

         包括图形浏览服务、查询定位服务、电网空间分析服务、专题图服务、矢量图形服务和电网拓扑分析服务,通过服务发布的方式为电网生产、调度、营销及通信资源管理提供地理信息技术支持。

         高级应用模块

         高级应用模块包括移动GIS应用、负荷密度分析、空间最优选址、三维GIS应用、电网规划应用、电网辅助设计应用和数字化图档管理应用等多种应用。

         与SG186及业务应用集成

         实现了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中心、PMS、实时系统、应急指挥系统、通讯系统等业务系统的应用集成。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