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
世界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
所属分类:特高压建设
来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综合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2-05-14

         哈郑±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

         当今世界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特高压线路——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今天(13日)在新疆哈密市南湖乡的哈密南换流站等地正式开工建设,同时开工的还有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新疆巴音郭楞州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这两项“疆电外送”标志性工程将在两年后建成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形成“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能源优化配置新格局。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介绍,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西起新疆哈密,东至河南郑州,线路全长2210公里(包括3.9公里的黄河大跨越),为世界最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将达到800万千瓦,创造世界新纪录;工程投资233.9亿元。新疆—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工程则包括哈密南、沙州、鱼卡、格尔木、敦煌等“6站12线”,线路全长2180公里,工程投资95.6亿元。他表示,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优势,将新疆哈密地区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华中地区,不仅有利于提高新疆自我发展能力,而且有助于解决华中区域煤电运矛盾,缓解华中电力紧张局面;而新疆—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工程是西北750千伏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甘肃酒泉、新疆哈密、青海柴达木地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外送通道,有力推动包括新能源在内的能源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消纳,同时将有效缓解青海缺电局面,提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供电能力和向西藏直流输电的可靠性。

         哈密南—郑州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约480亿千瓦时,相当于煤炭2210万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1.7万吨、氮氧化物26.7万吨,此外还可节省大量土地资源。(科技日报 记者 瞿剑)

         周永康出席“疆电外送”重点项目开工仪式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开工仪式13日下午在新疆巴音郭楞州、哈密和青海格尔木、甘肃沙州、河南郑州等地同时举行。这标志着“疆电外送”工程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新疆巴音郭楞州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开工仪式上,国家电网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负责人先后致辞。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是实施“疆电外送”的关键工程,对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建成后,将形成100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显著提升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成为连接西部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开启“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新格局。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