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劳动报首席记者 叶 赟 ) AI与5G这对近期最受瞩目的科技热词,不仅各自大放异彩,还将完美配对为彼此赋能。“5G+AI”开启的未来生活究竟有多酷?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示现场,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重磅企业纷纷
布局“5G+AI”
学校里,一场5G智能教育公开课让远隔两地的课堂实时互动,在AI辅助下,教学互动、课堂质量也能得到科学评估;回家后,一句“我回来了”就能唤醒智能音箱,开灯、开窗帘、开空调一气呵成无须动手;出门在外,手机能够快速连接“云主机”系统运行电脑程序,云端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让手机也能随时随地轻松处理电脑才能完成的任务……
除了展台展示,不少重量级企业给出了布局“5G+AI”的最新动向。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重点签约了70余个AI和5G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移动发布“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华为5G创新中心落户浦东,建设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云从全球运营中心落户浦东,预计5年投资50亿元,形成研发、产业化、人才培养、平台支撑为一体的架构体系;IBM与张江合作,建设IBM Watson Build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构建张江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京东数字科技联手静安,推动数据、AI、IoT技术连接金融和实体产业,促进实体经济智能化转型;光启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总部落户黄浦,搭建人工智能算法平台,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
可以看到,“5G+AI”将推动医疗、教育、交通、旅游、金融、制造、城市管理、文创体育等各行各业加速变革成为共识。
5G智能重卡
试水洋山港
在本届人工智能大会上,由上汽5G智能重卡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已在上海洋山港成功落地。
作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洋山深水港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而洋山四期码头,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使用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依托智能控制系统作为“超级大脑”。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期间,洋山港、东海大桥到临港物流园区“集装箱智能转运”通过视频向观众们展现了“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的场景:洋山四期码头2.3公里的岸线上,以及数十公里的集装箱转运线上,异常繁忙,但却空无一人;上汽5G智能重卡与港区其他智能化设备齐心协力,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完美合作”,15秒内完成货物装卸,并迅速开启自动驾驶,自主规划最优路线,将货物精准运输到指定地点。
据介绍,该5G智能重卡综合应用了激光雷达、机器视觉、高精地图、5G-V2X车联通讯等先进技术,打通了从电控底盘,发动机,到智能驾驶系统的完整控制闭环。
上海将打造
“5G+AI”高地
“5G和AI有着天然和本质的联系,呈现深度融合、交织并进的发展趋势。”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
他解释,一方面,5G将让AI更加泛在,5G将催生海量数据,为AI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另一方面,AI让5G更智能,5G网络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组网复杂、能耗高、控制灵活性差等等问题,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而AI技术本质正适合解决这类复杂的不确定问题。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超过1000亿,400亿个终端以及超过10亿5G终端,数据流量会超过180ZB。如此海量的连接和数据,只有通过5G管道才能实时上到云端用于AI的学习和训练。而把AI运算结果通过无处不在的5G网络,能够作用到千百行业。
目前,上海已当之无愧成为国内5G商用第一城,到2021年,上海将累计建设5G基站3万个,累计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上海正积极打造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宽带网络“双千兆宽带城市”,建设“5G+AI+物联网”先进信息基础设施,高速的智能连接,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场景从想象落地为现实,在生产、生活、城市运营、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创造新需求、激活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