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百万千瓦发电机氢气燃爆的预防措施
所属分类:技术前沿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1-08-16

       与空气比,氢气的热容量和冷却能力要高许多倍。所以大型汽轮发电机通常不再采用空气冷却、而采用氢气冷却。发电机中旋转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属于滑动接触,要实施对氢气的密封十分困难。通常采用流动注油的方式来封堵氢气的外泄。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任何一种氢气与空气的混合,都是极为严重的燃烧爆炸风险根源。某电站百万千瓦发电机曾经发生严重漏氢事件,导致停机、抢修,所幸未能引起灾难性的“氢气燃爆”事故发生。
       1   氢气泄漏途径
       氢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如果氢气中混入5% 的空气,就有引发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必须采取密封、隔离措施,始终保持发电机内部的氢气压力大于机外空气的压力,以便防止机外的空气渗入机内。然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压力大于空气的机内氢气,很难避免向外泄漏到空气中。任何一种氢气与空气的混合,都是极为严重的燃烧爆炸风险根源。
       氢气泄漏途径的可能性如下:(1)通过冷却器法兰接合面和排油管道的裂缝,漏到机外空气中;(2)通过密封瓦和密封环的裂缝,漏到空气中;(3)通过水冷空心导线的裂缝,渗入水中。在上述各种氢气泄漏模式中,氢气通过密封组件空气一侧泄漏到空气中,是危险性最大的泄漏事件,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爆炸、火灾后果。
       2   氢气燃爆特性
       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在常温下,它的性质并不活泼,但在明火或“着火能量”诱发下,能和氧气化合,引起燃烧或爆炸。氢气的燃烧爆炸特性见表1。计算结果表明,发电机内氢气容积的6% 泄漏,如果燃爆就相当于182 kg 的TNT 炸药爆炸的威力

 

       3   氢气燃爆风险
       某电站百万千瓦发电机曾经发生严重漏氢事件。运行人员发现发电机内氢气泄漏率高达54  m3/d ,已经超过30  m3/d  这个“氢爆”风险值。4天以后在屋顶排气口测得的漏氢 (在空气中的)比例为3. 6 % 。直到7天以后终于找到泄漏氢气部位是在发电机的励磁机一端的空气一侧。当时采取了极高危险的作业:拆除励磁机一端的空气一侧回油管的探头以后,将测爆仪皮管插入回油管内,测得的氢气所占比例分数已经超过爆炸下限。万一被静电或火花引爆,必将造成灾难性后果。第9天测得的漏氢率已经高达180 m3/d  。此时才认识到爆炸风险,决定停机。直到第10天才开始减少负荷,直至停机、抢修,所幸未能导致灾难性的“氢气燃爆”事故发生。
       4   漏氢预防措施
       预防发电机内氢气泄漏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密封装置空气一侧的氢气体积与密封组件的泄漏率和密封油箱排气检测值的关系,以便为运行中的在线防爆监测系统提供依据。首先要确保“氢—油—水”系统的正常、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过日本东芝百万千瓦发电机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哈电在完成了“氢—油—水”系统的压差阀、平衡阀、减压阀、液体报警器、氢气干燥器、氢气纯度分析装置、油过滤器、水过滤器和专用控制仪表及其精密测试系统的国产化以后,还开发和应用了并联式调节系统,它具有“氢—油”压差值稳定、线性性能良好、不易过压等优点。在成功地应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上以后,又完成了“冷凝式氢气自动干燥器”和“氢气纯度自动分析系统”的研制工作,并在大型机组上广泛应用,解决了因机内氢气湿度高而影响机组正常运行问题。 由于在密封油系统中采用了单流环式密封系统,并在系统中配置了真空静化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油中含有的水分、空气等杂质,改善了进入密封瓦中密封油的油质,减少了污染机内氢气的机会,提高机内氢气的纯度,为稳定运行提供保证。氢气冷却器的冷却水系统还采用了压力调节和温度调节装置,可使发电机氢气冷却器的进水流量和进水温度实现准确的控制。
       5   精密监测系统
       为了避免形成具有爆炸性浓度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常采用二氧化碳作为中间介质来进行电机内部空气与氢气的置换。在发电机的氢气冷却系统中,除了这种气体置换装置以外,还设有氢气控制装置、氢气去湿装置以及热工仪表监测装置等。运行中的发电机内部氢气很难避免混入其密封油中而被带出机外,从而导致机内氢压的降低,和机内温度的升高。为了保持机内的氢压值,由氢气控制装置中设置的两套氢压调节器通过充氢和补氢进行氢压的自动调节。如果氢气纯度降低,还能自动进行排污。用于氢气密封的油中水分会污染氢气,使其纯度降低和湿度过高,从而影响冷却效果、增加通风损耗、损坏绕组绝缘、腐蚀转子护环等。因此,氢气控制系统还配备了纯度仪、湿度仪、压力开关、液位开关等,以便实现对氢气的全方位监测。由于采取了包括上述预防措施在内的氢气监测、监控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氢气泄漏、燃烧和爆炸的风险。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

共为您搜索到0条新闻

无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