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Nature》发表!成果或将大幅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
所属分类:技术前沿
来源:中核集团
更新日期:2024-05-22


近日,中核集团重大科研设施中国先进研究堆全面开放应用取得重要进展。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nix Wagemaker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自然》)上发表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目为“Chemical short-range disorder in lithium oxide cathodes”(“锂离子氧化物正极中的化学短程无序”)。或将大幅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


此次研究围绕有序层状氧化物开展,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在进行深度充电时,该结构框架容易受到晶格应力、结构或机械化学降解的影响,导致电池容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电池寿命缩短。Wagemaker教授团队联合原子能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清华深研院等单位,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成功将化学短程无序(Chemical short-range disorder,CSRD)引入到氧化物正极中,精确调节了锂和钴元素在晶格中的局域分布,使其跨越几个最近邻格点的间距,从而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研究利用中子粉末衍射技术获得锂和钴元素的分布特征,发现大约2.6%的钴离子位于锂层中,为证明CSRD结构提供了关键证据。


图片

a. 正极材料LiCoO2的中子衍射谱

b. LiCoO2的晶体结构及结构中锂和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中国先进研究堆共拥有25根垂直孔道,9根水平孔道,建成15台中子散射谱仪,性能指标达到整体国际先进、部分领先水平,可开展中子散射、中子成像、中子活化分析、燃料材料考验、放射性核素生产等工作。2023年以来,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积极面向国内外研究机构用户开放,支撑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用户单位百余家实验课题研究,在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

共为您搜索到0条新闻

无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