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机遇为契机,大力构建面向全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提升我国电线电缆制造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努力探索智能装备、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等现代产业应用技术,企业步入以智能化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领域,产品应用于国内乃至全球高端装备项目。”在近日举行的以“携手跨越,合力共赢”为主题的宝胜高端客户深化合作峰会上,宝胜集团董事长杨泽元在致辞中对来自海内外100多家高端客户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如是表述。
宝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建以来的三十年,坚持引进消化、拓展市场、科技支撑的内涵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之路。长期以来,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核心竞争力、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杨泽元谈及宝胜30年发展的不平凡之路,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魔方旋转轨迹。杨泽元说:“如果将宝胜30年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经营理念比喻为运作一块变化无穷的魔方,那么宝胜人在一次次旋转魔方的智力‘游戏’中,都释放出了惊人的能量。”他说,尽管魔方复杂多变,但宝胜的管理之道却有矩可循。
市场引领 打造一体化营销体系
从长江三峡到青藏铁路,从奥运鸟巢到首都机场,从上海世博到南京青奥,从国家大剧院到三门核电,从南美到中东,从东南亚到欧美市场……宝胜产品凭借国际一流的技术含量、无可挑剔的产品质量、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保姆式呵护的售前售后服务优势,让无数国内外著名工程都烙上了“宝胜”的印记。
为了构建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一体化营销体系,宝胜将“用户是上帝”的理念贯穿于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增强“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创造客户价值”的客户至上意识。正是凭借30年的悉心经营和薪火相传,宝胜构建了行业内最为领先的市场营销网络。
在营销模式上,他们一改过去“制造—销售—服务”的传统方式,创造性地推行“文化营销”模式,使企业与客户达到互融沟通,努力消除国内外文化障碍,实现消费认同与市场开拓一体化,不断夯实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人群对宝胜电缆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铜材是电线电缆的主体原料,其制造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70%左右。2014年全球铜价变幻莫测,在当年平均铜价曾跌至市场销售最低的情况下,宝胜巧妙地平抑市场价格,全年新签订单、重大合同、平均合同订单价格水平等指标均实现了正增长;在国内外市场,宝胜电力电缆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年度销售总量、合同质态和订单效益均实现逆市上扬。
引进消化 融入国际领先技术元素
据杨泽元介绍,如果将宝胜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其30年的跋涉之旅可分为4个阶段。
一是1985年起步的艰苦创业阶段。宝胜以1300万元贷款,在国内率先购买了一套德国二手电线电缆自动化制造设备,经过六、七年的消化吸收与改造创新,建立起我国第一条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线电缆自动生产线,成为江苏里下河地区第一个产销过亿元的企业。
二是1992年开始的发展过渡阶段。宝胜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国有小厂,逐步发展为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建制。经过又一个六、七年的创新发展,宝胜步入全国“500强”重点骨干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行列。
三是本世纪前十年的创新突破阶段。企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股份制改造、实施资本化运作,企业的规模经济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期间,1999年宝胜成功与世界第一大电缆制造商———意大利比瑞利公司实现合资合作;2002年宝胜电缆城建设启动,实现宝胜产品系列化;2004年宝胜股份成功上市,资本运作取得突破;2012年宝胜高起点谋划“宝胜科技城”建设,形成全产业与全价值链优势,确立了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拥有同步世界水平的生产和创新能力。
四是2013年至今的转型升级阶段。宝胜加入中航工业集团,实行从地方国企到央企的华丽转身,企业步入“国际化、高端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阶段。
随着宝胜加入中航工业集团战略机遇期的到来,如何谋篇布局成为摆在宝胜领导集体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2013年,宝胜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环境优劣势的深度剖析,确立了将宝胜打造成国内外民用、军事线缆主要供应商和航空装备制造、物联网、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重点制造企业,将宝胜打造成国内领军、国际著名且能同全球电线电缆巨头比翼竞争的行业巨轮。
杨泽元进一步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宝胜将以中航工业集团为依托,加快向电线电缆产业链高端进军,围绕产品应用领域“上天、入地、下海”全覆盖要求,开发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特种电缆,面向海洋工程、新能源、核电、电子仪表等特种、高端装备产业,支撑企业持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以人为本 构造创新发展科技平台
宝胜3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注重通过人才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宝胜先后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苏省电线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2002年宝胜受公安部委托,制订了国家矿物绝缘电缆(防火电缆)标准,要求用宝胜的企业标准来“格式化”全国的防火电缆产品,这在国内同行企业中非常罕见。
高端装备和新材料是制约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为此,宝胜一方面引进如连铸连轧生产线等国际一流装备300多台(套),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与国内外知名的100多家科研院所和材料厂家合作解决材料问题,确保各种高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成立材料研发中心和装备研发中心,掌握核心装备和高端材料技术,提升了企业自主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宝胜大力实施“电子化工厂”和“可视化管理”等信息化项目,给用户提供在制造业企业中前所未有的良好体验。
为适应企业规模化创新发展需求,宝胜立足长远,全面加快实施江苏省重点工程——宝胜科技城建设。目前其矿物绝缘电缆、特种电缆、精密铜深度加工等一批国际高精尖项目在宝胜科技城相继投产,新开发的直升机电缆、核级电缆、海洋石油平台电缆等高端特种装备电缆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4年宝胜开发研制的15项高端新产品全部通过省级科技鉴定,其中两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项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全年申报国家专利17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获专利授权10件。目前以“宝胜电缆城、宝胜科技城、电缆电气产业园区、电缆材料园区、物流园区、高端产业园区”为主题的“两城四区”已经形成产业聚集规模,“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凸显成效。
杨泽元表示,宝胜将通过“两城四区”融合发展,立足现代产业化发展需求,进一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开发电缆电气装备组件、附件、插件和系统集成产品,努力为客户提供从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制造安装到交付使用一条龙服务,加快向“一揽子”、“交钥匙”工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方向迈进,提高产品增值空间和盈利水平;加快向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延伸,向产业上游精密铜导体、绝缘材料研发制造方向发展;向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生态化、信息化”产业链延伸,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形成绿色低碳、低成本竞争优势,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线缆产品,提高我国线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尽快实现“千亿集团,百年宝胜”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