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许继:自主创新彰显“中国力量”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来源:河南日报
更新日期:2006-06-08
    虽然时间已过去了将近3年,但经历过美国和加拿大那次让人心悸的大停电事件的“老外”们,还是应该感到遗憾:如果时空能够转换,他们的电网当时用上了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项新成果,电网崩溃也许就可以成功避免!
    这一成果,就是被评价为“性能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在柔性输电领域空白”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型静止功率补偿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增强系统可控性、防止
    电网崩溃和提高输电效率。
    我们的许继,对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警报响过之后
    城市交通基本瘫痪,绝大部分商店停业,部分城市进入紧急状态,军方加强了空中安全,一次万里之外的因电网崩溃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件,也拉响了我国电网安全的警报。
    在停电事件发生的2003年,许继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柔性输电示范工程的制造和总集成商,立即展开了对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的研究和开发。今年2月28日,±50MVar新型STATCOM装置在上海西郊变电所成功并网运行;3月8日,竣工验收获得高度评价。此举不仅标志着许继跨入了国际柔性输电的先进行列,在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上国际领先,也让我国的电网更加安全!
    然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个案,在我国的大型发电、输电等工程中,国外公司在赚取大笔利润的同时,还在核心技术上对我垄断,这样的一种“警报”具有更深的内涵:受制于人,自身难安!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6年前左岸的14台机组,从大型发电机到变压器保护及自动化项目全部被国外厂商垄断,中国厂家只能站在一边无奈地看。
    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让我们从求告别人的尴尬中摆脱出去,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早已身受其限而觉醒的许继集团,多年来就是秉承这一理念,在引进国外产品、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并结合本土创新工程,对核心技术展开攻关。当一项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摆到那里时,许继也随之变得更大、更壮。
    “中国平台”的意义
    “人才是我们自主创新之源。”许继人说。
    目前,在许继的4813名员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了63%,其中硕士228名,博士29名,博士后15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4名。
    看看这些人为了一个个项目拼了命干的劲头,才会知道许继一项项创新成果为什么能纷纷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作为整个工业自动化的核心,大型信息及自动化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在我国,只有少量的高端国产工业自动化仪表、装置及系统进入了最重要的生产装置,其余绝大部分均被国外的高端工业自动化技术和系统所垄断,相当多的工业体系都只能运行在国外提供的“平台”上,并且因其不同公司间系统的不兼容,制造了相当多的难题。
    打造工业自动化的“中国平台”,成为最紧迫的一件事。从去年4月份开始,许继将一大批科研人员集中到了北京的研发基地,开始封闭攻关。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除了中午吃份饭的时间,他们都待在办公室里,每天宿舍、食堂、办公室“三点一线”的高强度生活,一坚持就是半年。10月份,项目完成,“中国平台”正式问世,几十个科研人员却累倒在医院。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工业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软件的研制成功,彻底打破了国外大型自动化工业平台对我国高端市场的垄断,同时还技高一筹,让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同时在“中国平台”上奔驰。
    分庭抗礼赢得尊重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及控制保护系统、全数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自适应光学电流互感器项目、配网自动化系统等等,一个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让许继有能力在高端项目上与“老外”分庭抗礼,并赢得对手的钦佩和尊重:
    在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机组保护设备的竞标中,国外一大公司看到许继参与,马上拿出了在许继报价基础上降50万元的竞争措施。但许继还是一举中标,并让对手竖起大拇指。
 
    2005年5月下旬,在国家第一个“以中方为主”建设的“贵广二回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招标中,许继顺利中标全套控制保护设备和部分换流阀设备合同,总额达6.57亿元,创下我国电力系统二次保护订单新高,开创了直流输电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先河。
    6月,许继拼掉ABB、西门子等国际电气行业巨头,一举中标三峡工程,成为右岸全部10台大型机组保护及其附属设备的唯一供应厂家,与左岸的洋品牌形成最直接的竞争态势。
    当年,许继还成为国家重大项目“西气东输”西部石油管理工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唯一中标厂家,今年伊始,8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和800系列保护产品又连续中标5个超高压变电站。
    从国外技术、设备一统中国高端市场的天下,到成功突围,依靠自主创新与国际大公司分庭抗礼,许继将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人的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许继人又有“大手笔”:在许昌建设“中国许继高科技电气城”,建立3个电力设备基地。预计达产后,许继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近30亿元,其中利税6.5亿元。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

共为您搜索到0条新闻

无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