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8日,西南地区首座垃圾发电厂——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每天吞掉垃圾1200吨。6年后的今天,全国最大的垃圾发电站——巴南区丰盛发电厂也即将投入运行,重庆主城垃圾将告别填埋。这些造福于重庆乃至全国环保发展的举措,正是得益于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投票编号001)成功吸收消化“洋”技术并创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引进、消化最终创新“洋”技术
时间倒回到2000年,在1000万元国债资金的支持下,三峰卡万塔引进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一流的德国马丁垃圾焚烧和烟气净化全套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进行创新,完全实现了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率先在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烧炉生产基地,并在重庆投资建设了首座以BOT模式运作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的新模式。
三峰卡万塔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先后在重庆、福州、上海、广州、泰兴、成都、昆明、大理、靖江、西昌、东营、汕尾等地建立了业绩,赢得了来自美国、欧洲等行业巨头的赞赏,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最适合中国的垃圾发电技术
据了解,焚烧炉是垃圾发电最核心技术,通过多年技术攻关,三峰卡万塔成功实现了焚烧炉国产化。目前,同样功能的垃圾焚烧炉,从国外进口要1500万美元,而三峰产的只需750万美元,“重庆造”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
“不只是价格,三峰的焚烧炉在设计上还考虑到了国内的特点。”三峰卡万塔环总经理雷钦平说,发达国家在垃圾收集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而国内几乎没有城市做到这一点,烂菜叶、剩饭菜和废布料、纸片等混在一起,热值低,发电难度更大。”
处理这样的垃圾,“进口货”未必比三峰的产品效果好。三峰6年前投资建设的同兴垃圾发电厂,其发电量至今仍可供8万个家庭使用,废渣还可以用来生产水泥,真正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而在2009年6月1日,由三峰编制的我国首部《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标准》也正式实施,三峰技术上升为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