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凉山州电力体制现状,本文提出了尽快“形成凉山州统一电网、加大对电力产品上游(水电站)和下游控制力(供电市场)”的发展思路,旨在推动凉山水电开发、推动凉山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省公司牢牢掌握住凉山未来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国家电网参与凉山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的经验和成绩
(一)凉山电力体制现状
凉山州总面积6.01万平方千米,下辖17个县(市)。目前,在凉山,有州级供电企业2个和县级供电企业18个。其中:州级供电企业、上市公司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昌电力,下同)由省公司相对控股;省公司直供直管县级供电企业2个;喜德、德昌、会理、越西等4个县级供电公司由省公司绝对控股;宁南、雷波、会东等3个县级供电公司正在与省公司深化体制改革工作;布拖、盐源、甘洛、金阳、普格等5个县级供电公司由省公司代管;昭觉、美姑2个县级供电公司由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省水电集团,下同)绝对控股;冕宁、木里等2个县级供电公司属自供自管供电区域。
(二)取得的成绩
1.市场占有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省公司控股喜德供电公司之前的2004年,西昌局的售电量只有11.88亿千瓦时,占当年凉山全社会用电量的36.25亿千瓦时的32.77%。2005年2月,省公司控股了喜德供电公司。2007年4月、8月、12月,省公司又先后分别控股了会理供电公司、德昌供电公司、越西供电公司。特别是省公司运筹帷幄,审时度势,迅速决策,主动参与西昌电力债务重组工作,并于2007年底成为西昌电力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在凉山的电力市场占有率也持续得到了提升,截止2010年11月底,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9.74%。
2.通过与各利益相关方合作,国家电网在凉山的发展得到了理解、认同和支持。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凉山的地方电网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发供电系统,除西昌电力和省公司控股的4个县级电力企业外,其他地方电网主要以35千伏电网为骨干电网、10千伏环网为配网,加上凉山的电源全部为水电,接入各县级电网的中小水电又以径流式电站为主,电源结构单一,导致地方电网的供电能力十分薄弱,存在丰水期窝电、枯水期缺电的现象,从而出现了工业企业不敢落户的局面。
通过这几年来省公司的高强度持续投入,国家电网在凉山的供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增强。目前,国家电网在凉山初步形成了以220千伏电网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格局。正是因为有了坚强的国家电网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可靠的电能供应,才有这几年来凉山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尽管凉山州部分领导对国家电网在凉山的发展存有偏见甚至质疑,但凉山州委、州政府还是确立了与省公司合作的“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与省电力公司合作;坚定不移推动省电力公司与州人民政府签署的《关于加快凉山电网建设实施“123”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坚定不移做大做强西昌电力。
3.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强控股供电公司的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增强与竞争对手在凉山电力市场上博弈的竞争力。
以凉山州会理县为例。改制以前,会理电网仅有35千伏电网,线路20条,328.56千米,变电站9座,变电容量85.45兆伏安,电网基础十分薄弱,远远满足不了电力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改制后,通过省公司的大力投入,目前会理电网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36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96.5兆伏安。2011年,会理电网还将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投运。会理坚强电网初步形成。会理县委、县政府从电力体制改革中偿到了甜头,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全县GDP由2005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02.81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20亿元。凉山州委常委、会理县委书记胡坤对此深有感触,高度评价会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及成果。“如果没有国家电网对会理电力的改制并加大电网投入,就不会有今日会理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不会成为凉山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增长极。”胡坤如是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东县委、县政府就强烈要求国家电网早日深化重组会东县电力公司。就连曾经想与省水电集团合作的雷波县委、县政府日前也致函西昌局,明确表示,欢迎省公司参加雷波电力公司体制改革重组工作,并不再与省水电集团商谈重组有关事宜。
(三)主要经验
1.抓早动快,提前谋划。
从2001年起,西昌局就积极思考凉山大小电网资源整合问题,提出了国家电网参与凉山电力体制改革的初步构想。随着凉山经济社会发展,西昌局不断调整改制工作思路和对策,围绕西昌电力的发展规划,对经济较为发达、资源比较丰富、沿“两线”(成昆线、安宁河流域)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了重点布局。2005年,西昌局就凉山国家电网建设与改制思路拟订了《国家电网在凉山的发展战略规划》并报送省公司,为省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2.在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电网建设特别是对资源富集地区的通道资源占点布局。
东部220千伏雷波变电站、美姑河开关站(目前正在商谈之中)、南部220千伏会东变电站、会理变电站、宁南变电站(拟建)、北部220千伏甘洛变电站(在建)、越西变电站、冕山变电站、中部220千伏冕宁变电站(拟建)、西昌变电站、樟木变电站、西昌南变电站(拟建)、永郎变电站(正在扩建之中)、普格变电站(拟建)、西部220千伏盐源变电站(在建)等为凉山丰富的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开发搭建了强有力的电力消纳和输送平台。
截至2010年底,西昌局拥有22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9座(不含控股供电公司,下同),变电容量1380兆伏安;线路11条,线路全长698.257千米。11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12座,变电容量408兆伏安;线路40条,线路全长857.13千米。35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58.9兆伏安;线路13条,线路全长139.359千伏;10千伏线路29条,线路全长1851千米(含城网80千米)。
3.采取抓住主要矛盾的原则,即在加大对地方电网龙头企业西昌电力进行重组整合的同时,加大对西昌电力周边县级电网或与其有合作关系的电网企业进行公关并整合资源,以阻断西昌电力向外发展的态势。
改制以前,西昌电力通过35千伏电网或110千伏电网与会理电力公司(会理供电公司前身)、德昌电力公司(德昌供电公司前身)、喜德电力公司(喜德供电公司前身)、越西电力公司(越西供电公司前身)建立了并网关系,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电力电量的调剂和平衡。改制后,上述4家供电公司与西昌电力解网,并入了国家电网系统。截止2010年底,与国家系统并网的地方电网有10个:会理供电公司、德昌供电公司、喜德供电公司、越西供电公司、西昌电力、会东电力公司、宁南电力公司、雷波电力公司、甘洛电力公司、安宁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与西昌电力并网的地方电网有:普格电力公司、布拖电力公司、金阳电力公司、美姑电力公司、昭觉电力公司、盐源电力公司和木里电力公司。
4.加强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交流,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努力营造各利益相关方共赢格局,为凉山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并以此推动县级电力企业的改制工作。
5.改制方式灵活。主要以当地存量资产入股,除公开竞拍受让喜德供电公司之外,其余全部采取资产入股方式。对当地没有存量资产的,则以在建(拟建)工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补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
(一)当前面临的形势
1.省水电集团在凉山的发展规划和策略。
省水电集团从未放弃过对凉山的参透工作。随着阿坝、甘孜、雅安等水电资源富集地区被省公司整体改制,省水电集团转移战略重点,将主攻方向转移到了凉山、宜宾、达州等地。
省水电集团在凉山发展的战略:
一是在凉山东部形成局部优势,即在控股昭觉、美姑后,拟重点与雷波合作,形成凉山东部战略走廊,既而与宜宾地方电网联网,形成川南统一输配电网络。二是重组西昌电力。凉山州部分领导原本就有做大做强地方电网的想法,省水电集团与这部分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也一直在做州委、州政府的工作。今年6月,凉山州发改委就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以州骨干电网建设和重组为切入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向州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建议省水电集团参与建设州骨干电网建设,并与凉山州国有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整合发、供、用电网建设资金,系统地建设220千伏及以下主骨架电网。
如果省水电集团与凉山州委、州政府达成协议重组西昌电力并成功的话,省公司下一步在凉山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
2.西昌电力发展战略近期规划。
目前,凉山州有“以西昌电力为支点、抢占凉山中西部水电资源,聚合各地方小水电建成以220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网架的地方电网联合体,与国家电网展开全面竞争,做大做强地方电网,并预留与南方电网联网的接口”的意图和苗头,并得到了部分领导的认可。目前,西昌电力拟于近期将其拥有股份的沙湾电站(装机28万千瓦)的220千伏线路赎回,与其拟在螺吉山脚下普格县境内修建的220千伏变电站联网,初步形成220千伏网架,将普格正在开发的10多万千瓦的水电并入西昌电力电网。如果西昌电力这一意图得以实现的话,西昌电力对凉山州中部的供电能力将得到显著的改善和增强。
3.部分人员对凉山电力体制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意见不统一。
4.控股(代管)公司员工对国网管理模式主动适应性较差,代管公司对国家电网依赖性不强。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
1.多种体制并存、多头政策并施扰乱了凉山电力市场。
多种体制并存的直接后果就是政策的不统一,投资决策的方式和程序不统一,特别是电价体系不统一等情况使得州内电力市场混乱,竞争较为激烈。用电客户忠诚度不高,经常找各种借口甚至不惜以转网用电等理由来要挟,要求降低电价。同时地方政府也利用不同企业的不同供电价格(由于地方电网的电价审批权在地方物价局手中,在凉山,电价从0.2元到0.35元不等),给相关供电企业施压,要求降价供电。
2.以省水电集团等为首的多方博弈,给国家电网在凉山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省水电集团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一切努力,想在凉山有所作为。利用其政策优势及农网一、二期工程形成的资产等在持续渗透,想扩大在凉山的市场份额。南方电网并不满足于当前供电现状,也希望在国家电网的供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伸入凉山的条件依然具备,对凉山州沿江各县的水电资源开发、大型工矿企业的供用电问题较有想法。凉山州地方各级政府有部分领导、专家学者仍有做大做强地方电网的愿望,在涉电场合经常发出不同声音,欲以西昌电力及各县级电网甚至联合省水电集团共同组建凉山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电网展开全面竞争。同时一些不同体制的地方小水电也希望分到一杯羹。这些体制交汇在一起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给国家电网在凉山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3.多种电力体制并存导致全州电网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滞后。
虽然国家电网有较为全面的电网规划,但地方电网也有自己的规划,二者因所站角度和利益不同未能实现有效衔接,存在电网重复建设的现象。随着凉山“水电兴州”、“打造凉山水电王国”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水电基地的逐步建成,电网建设滞后带来的有电送不出的弊端将更加突出。地方电网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电网统筹规划、建设,同时电价水平低下,电网投融资功能差,不能支撑“工业凉山”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富余水电的大规模送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4.西昌电力和省水电集团的存在使得相当部分县级供电公司对国家电网的依赖程度不高。
省水电集团可以进一步向各地方县级供电公司提供农网建设资金,西昌电力与西昌、普格、布拖、金阳、美姑、昭觉、盐源、木里通过110千伏或35千伏联网后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电力电量平衡、调剂,从而降低了各县级供电公司对国家电网的依赖性,使得各县政府及县级供电公司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患得患失。
5.控股供电公司管理压力较大。
已改制公司在凉山州虽然属于相对较好的县域电网,但与国家电网要求相比,仍普遍存在电网较为薄弱、安全基础差、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电价水平低、经营赢利能力不强、自身造血功能差等共性问题。国家电网实施“四统一”管理,改制公司的干部员工主动适应能力差,特别是安全管理难度大,考核体系与其它未改制的公司管理形成鲜明对比,加上我局受制于人力资源、成本费用不足等因素,使得对控股供电公司的管理压力较大。
6.对委托代管公司的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凉山州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县级供电公司部分领导干部对电力体制改革认识不到位、意见不统一,给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增添了不少的困难和压力。目前,与省公司签订委托管理框架协议的有5家公司,仅有会东、布拖两家公司与我局签订了委托管理细化协议,仍有3家县级供电公司尚未签订,其中普格公司即将与省公司解除代管关系。
7.改制工作推进速度较慢。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当前宁南、雷波、会东3个县级供电公司的深入改制工作进展缓慢,一定程度影响了国家电网在凉山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我局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前需要重点解决这3个县级供电公司的深化改制问题,时机紧迫,刻不容缓。
三、下一步的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凉山错综复杂的电力体制问题,尽快形成凉山州统一电网
凉山州非常复杂的电力体制问题一天不解决,有想法、企图在凉山电力市场上分杯羹的其他电网企业就不会罢休、就会蠢蠢欲动,更重要的是让地方政府有了操作空间,有了给省公司提条件的理由和砝码。
建议省公司加大对凉山大小电网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参与凉山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度。
1.尽快启动和实施西昌局220千伏及以下资产与西昌电力公司的资产重组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与省公司达成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省公司成为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步,省公司将在凉山州内的220千伏及以下的电网资产以“定向增发”方式装入西昌电力),第一步已经实现。目前西昌电力的解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具备了启动和实施“第二步”的条件。
2.在巩固好现有改制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工业发展前景好、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地方政府合作意愿较强的地区的引导和控制力度,逐步将其纳入到国家电网的发展轨道上来,以打消其它电网企业的想法和念头。在控股安宁河流域和成昆铁路沿线喜德、德昌、会理、越西、会东5个供电公司基础上,下一步应尽快完成对宁南、雷波的控股工作。深化重组会东供电公司的重组工作。接下来,加强对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富集的盐源、甘洛布点工作。
3.在与南方电网交汇的沿金沙江流域筑墙,严防死守不让云南电网有机可乘。实际上,在第一步实现之后,沿金沙江流域仅有金阳一个地方未实现改制,到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研究解决。
(二)进一步加大对水电产品上游(水电站)和下游(供电市场)的控制力度
在凉山州复杂的电力体制问题未得到解决前,西昌局的发展优势就是省公司的投资优势。目前,其他竞争对手除对农村电网的投入外,对220千伏、110千伏项目暂时还没有实质性的资金投入。但《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以州骨干电网建设和重组为切入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系统地建设220千伏及以下主骨架电网……积极与南方电网协商,与南方电网实现联网,摆脱目前单一联网的送出模式”。
面对这一局面,建议省公司抓紧时间通过建设凉山州规划中的220千伏、110千伏项目,扩大电网覆盖面积、抢占输电线路通道及电力市场制高点,尽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形成垄断:
1.进一步占领和垄断电力产品的上游——水电站电力电量。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哪里有水电资源,就在哪里建设输变电工程。凡是愿意上省公司电网的水电站,要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凡是申请并入省公司电网的电站,要特事特办、尽快批复。
2.进一步抢占电力产品的下游——供电市场。要实现这个目的,不外乎两个措施,一是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哪里有用户,我们就在哪里建设变电站。只要项目是实实在在的,如果需要建设220千伏变电站的,就要尽快建设220千伏变电站,需要建设110千伏变电站的,就要尽快建设110千伏变电站,甚至需要建设35千伏变电站的,都要尽快建设。二是采取更加灵活的电价措施。考虑到凉山州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高耗能企业(高耗能经济占凉山工业经济达65%以上)的电价承受能力,借助国家“三区”优惠政策实行灵活的电价措施,服务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覆盖全域凉山或占领战略制高点的目的。可以在确定一个合理的利润电价后,即只要满足售电电价=购电成本+线损+确定一个合理的利润+税收,就可以对用户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