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实现节能减排 煤炭生产须绿色变革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4-05-21

节能减排对煤炭企业成本的节约和社会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改进,所以节能减排要贯穿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5月7~8日,2014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认为,煤炭企业有着资源储量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投资风险性、经济效益递减性、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性等特殊性,因此,在煤炭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更有必要。
  节能减排“长期性艰巨性”
  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资源逐渐枯竭是困扰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煤炭资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没有规划,对矿产资源掠夺性开采,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开采过程中几乎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严重破坏和污染了环境。特别是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炭开采环境,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不仅给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压力,也给企业发展和社会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本身就意味着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企业的规模效应难以迅速提高,产品能源单消耗水平以及系统能源效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难以迅速缩小,这就决定了我国节能减排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行政信号十分明确,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和企业对国家要求关闭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小企业的规定置之不理,仍争先恐后上项目。
  二是动力不足。当前,我国节能减排仍然主要以中央政府主导和行政手段为主,依靠节能减排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从行政手段向市场化的方式过度缺少长效机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企业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三是进展缓慢。虽然国家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政策实施效果,包括针对节能减排的投资还没有马上起到作用,存在滞后期。同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持续增长,也增加了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
  四是技术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节能减排成效是在粗放经营、浪费较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率大约只有10%,整体技术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技术进步转化为企业的节能绩效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系统能源管理是关键
  据介绍,目前世界各国总结出节能减排政策有两种理论。一是“科斯手段”,即明晰产权,建立节能减排产权市场,通过市场的调节来优化环境资源配置。二是“庇古手段”,即征收税费,把环境代价转化成企业的内部成本,迫使企业治理污染并节能减排。
  专家认为,节能包括减少浪费和增加回收两个部分。其中,减少浪费是要加强对用能全过程的质量和数量的管理,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物流损失。增加回收是要大力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包括余压、余热、余能和余气等。
  而节能工作的内容包括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其中,直接节能是指减量化用能,体现出节能从源头抓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科学、合理、充分地回收利用二次能源,以降低产品的单位能耗。间接节能是指工艺结构调整、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中间环节、提高产品性能和寿命等。
  不过,从审计过程中发现,煤矿主要节能环节和节能点在于及时更新老旧设备、瓦斯的综合利用、各高耗能设备的变频改造,这样可形成相当的节能量。但目前来看,我国煤矿进行根本的装备和生产线的升级改造需要巨大投入,难度很大。同时,节能挖潜需要较大的投入,实施也有难度。
  可以看出,实现节能减排无论是新项目的节能投入,还是老旧系统节能改造,必须在资金上有所保障。同时,节能减排要追踪科技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有技术保障。
  但多年工业运行实践表明,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单纯依靠节能技术并不能最终解决能源节约问题。能源节约是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的,而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为节能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
  节能减排“多途径多措施”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度过了“黄金期”,目前面临着市场形势下滑、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煤炭价格逐步走低、企业经营管理困难甚至有可能停产的危险。而煤炭企业要想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只能依靠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这把“双刃剑”。
  实际上,节能工作是煤炭企业最基础的工作,贯穿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然而企业往往只注重生产和销售,而忽略能源计量和统计。其中,能量平衡就是直接用于各个用能单元的主要能源的输入、输出和损失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能量平衡查清各生产环节能源消耗状况、节能潜力和节能工作方向,为实现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但有相当一部分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检测和监测设备仪器陈旧,节能减排计量器具运用达不到国家标准,相关检测体系不完善,没有健全的节能管理机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能源利用情况。
  论坛认为,节能减排需要多种途径、多种措施来实现。其中,国家层面可以通过税收调控、进出口限制、投资限制等措施。企业层面可以推广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管理方法,但企业内部要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在这样体制机制下的市场管理手段,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所以,煤炭企业必须从生产的源头摒弃传统的“生产—排放—治理”的老路,采取“生产—治理—利用”的科学生产管理方式,将矿井原有的“掘进”、“采煤”二元开采模式进行革新,并将“处理”纳入矿井的整体设计,矿井生产主导工序由“掘进、开采”变为“掘进、开采和处理”,从根本上实现矿井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

相关报道
  产销量持续下降 煤炭需求与价格短期难改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动力煤价格进入4月份以来低位企稳。4月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每吨525元,连续6周保持稳定,但比年初每吨下降105元,比2013年全年平均价格每吨下降65元,降至2008年初水平。
  煤价受宏观积极因素提振
  5月12日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1409小幅攀升,收于528元/吨。大商所焦煤期货主力合约1409受宏观层面积极因素提振,大幅上涨3.23%收于863元/吨。
  动力煤现货市场方面,主要港口动力煤价格继续保持稳定,但产地方面内蒙古包头动力煤小幅下跌5~10元/吨。库存方面,周末期间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小幅攀升,截止12日为540.67万吨。运价方面,秦皇岛港至上海和广州的吨煤运价分别继续下跌0.6元和0.7元至26.3元/吨和36.1元/吨。近期煤炭板块股票显露强势,昨日过半数股票涨停,显示市场对于夏季用电高峰到来前电厂的补库行动有着强烈预期。
  焦煤方面,主要港口和产地市场炼焦煤价格继续保持稳定。资本市场新国九条释放的利好惠及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黑色金属产业链,焦煤、焦炭和螺纹钢的股价均实现大幅上涨。但我们认为新国九条释放的利多因素难以持续有效,煤焦钢产业链回归基本面主导的局面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煤价仍将底部徘徊
  产量微降,售价、盈利大降,显示行业仍旧低迷。以山西省煤炭数据为例,一季度山西省煤炭产量21941万吨,同比增长0.13%;吨煤综合售价401.14元,同比下降22.68%;煤炭行业实现利润8.04亿元,同比下降86.64%;煤炭企业吨煤平均利润5.72元,同比下降69.9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和销量同比分别仅下降1.31%和1.29%。在行业低迷背景下,产量收缩仍不明显,5月供给压力仍大。
  预计5月进口煤继续增长。1~4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为11100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4月进口2711万吨,同比下降5.5%,环比增长7.2%。目前,国内外煤炭价差水平与去年价差水平相当,预计5月进口煤仍将小幅增长。
  预计5月港口库存将上升,生产端和消费端库存仍维持高位。3月底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库存为4984万吨,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2.5%,山西煤矿库存1775.9万吨,同比增长68.7%,环比增长16.4%;4月底,秦皇岛库存在442.51万吨左右,处于正常水平;广州港集团库存为323.3万吨,仅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这主要由于4月大秦线检修,进入5月检修完毕后,预计港口库存将有所提升;截至4月20日,直供电厂库存为7040万吨,比上月增0.9%;直供电厂库存天数为20天,较上月增2天。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5月煤炭行业基本面仍不会有明显改善,煤价以弱势运行为主,企业业绩改善动力不足,经营压力偏大。(李 彬)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

共为您搜索到0条新闻

无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