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电行业连续三年盈利,目前正处于2002年电改以来形势“最好时期”,发电企业综合实力普遍增强。发电行业要实现新突破、新超越,仍然面临一些“旧疾新伤”。
一、用电需求快速回落,发电量竞争空前激烈
由于经济稳中趋缓、冶金等四大重点用电行业与东中部地区用电增速明显回落,以及气温偏低、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今年实际用电增长将不到4%。电力产能过剩,发电量的减少和营业收入的下降,也意味着发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经营环境的严峻。这种现象很可能成为新常态。
二、火电环保政策日趋严苛,环保改造投入大幅增加
国家对火电等发电行业实行了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政策,将其纳入重点控制产业。目前火电利润基本依赖低廉的煤价,而煤价随着政府保护措施的加大,明后年“触底反弹”也有一定的概率。今后,环保政策的严苛与环保电价的提高是否匹配,能否用市场的、经济的办法解决环保问题,提高火电企业环保改造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非电产业盈亏分化,煤炭、煤化工、铝业等板块出现亏损
随着煤炭产业“黄金十年”的终结,铝业市场的急剧变化,再加进入煤炭、煤化工、铝业、多晶硅等领域大多代价高,专业人才短缺,板块协同难,近年来非电产业开始盈亏分化。今年各发电集团开始收缩发展战线,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继续“转方式、调结构”,确定发电行业战略新兴产业 ,面临很大挑战。
四、高企的负债率,巨额的财务费用,严重制约融资能力和盈利水平
预计2014年五大电力集团资产负债率可下降到83%左右,财务费用近2000亿元,相当于同期利润总额的2倍。目前火电板块仍有近30%的亏损面,一些老小火电企业还有历史欠账没有消化完。财务过度“杠杆化”,盈利周期不长,客观上制约了发电行业融资能力,影响转型发展的资金供应。
五、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任重而道远
电力行业除发电行业已基本进入市场竞争外,输、配、售三个环节仍融合在一起,总体上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特征明显,价格体系不完善,非公经济地位低,政府干预力度大。
面对发电行业的“旧疾新伤”以及未来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打造以洁净高效,绿色低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为特征的发电行业“升级版”成为电力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