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您重点关注哪些话题?
南存辉:过去一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新业态不断涌现,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绿色低碳转型、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本次两会我关注的重点话题。今年,我准备了多份提案,涵盖新质生产力、光伏新能源、绿证交易、企业全球化等主题。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能源电力产业链应该如何在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力?
南存辉: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能源电力行业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融入业务,致力于电力能源生产方式、利用方式、利用效率的低碳化,努力在企业自身减碳以及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正泰为例,自2006年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以来,我们已构建硅料、拉棒、切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到储能产品制造以及电站开发投资、EPC建设+运维等一体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生态。
下一步,要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实现更智能、更绿色永续的生产。光伏行业要向更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依托产业优势,结合治沙、护林、护坡、治水等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光伏+”环境治理模式,从沙光、农光到“海涂改造+渔光互补”项目,将光伏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积极探索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助力用户端能源结构优化,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和零碳乡村建设。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新能源制造和服务商应该如何实现“走出去”,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南存辉:当前,全球经济跌宕起伏,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众多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企业自身在出海过程中要不断培育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构建一个既稳健又灵活的全方位能力体系,在国际市场中稳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要积极推进全球区域化、本土化战略,探索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营销网点、制造基地等,使得产品和服务更好覆盖海外。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坚持以“绿色、数智”为底色,不断探索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依托自身的品牌、技术、渠道以及全产业链系统集成优势,在全球投资建设新能源光伏电站,将创新、绿色、开放等理念融入国际化项目评估、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实现项目与当地更好地融合和可持续发展,赢得沿线国家更多信任与合作。
作为浙商代表,您觉得民营企业家应该怎样积极拥抱新时代,紧抓机遇再出发?
南存辉:前不久,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会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数字变革和能源转型的时代大潮中,民营企业家需要紧抓机遇,加速融入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开放格局为底色,在破局与立势中开辟发展新路径。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突破正加速重构全球产业链。民营企业家应积极围绕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等前沿领域构建数字化底座,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同时深化产学研协同,主动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抢占新质生产力的制高点。
新时代的浙商,既是技术革命的探索者,也是社会价值的践行者。尤其是新生代浙商,面对全球化、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浪潮,需坚守“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与“义利兼顾”的时代担当,在赓续“四千精神”的同时,通过“青蓝接力”等机制,实现优秀经验与前沿理念的共生共荣,不断在变局中保持定力,在创新中延续基因,在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推动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再立新功。